青海省家庭家事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时间:2025-08-27 15:30:21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显示:

近年来,青海省聚焦家庭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提前谋划,深入开展立法调研、起草与论证工作,持续推进家庭家事领域立法进程。从反家暴条例的刚性约束,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科学引导,再到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全面覆盖,具有青海特色的家庭家事地方性法规体系逐步构建,为青海家庭和谐稳定、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提供了坚实法治支撑。

以法治刚性约束,让对家暴“零容忍”成为社会共识据了解,《青海省反家庭暴力条例》明确界定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三种主要家暴类型,并细化其具体表现形式,同时将通过网络实施的相关侵害行为纳入规制范围,精准回应了当前家庭暴力形式多样化、隐蔽化的新特点。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群体,条例作出特殊保护规定,明确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工作人员的强制报告制度,推动公权力介入关口前移,从源头降低家暴伤害。此外,《青海省反家庭暴力条例》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反家庭暴力工作体系,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将反家暴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实行首接责任制,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接报家暴案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让“零容忍”的社会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动“家庭私事”向“国家大事”转变,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据悉,《青海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鼓励利用村史馆、民俗馆等场所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将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的方式加以固化,这一举措得到基层群众广泛认可,有效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青海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出台,有助于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德育副校长赛毛措说。

织密“六位一体”保护网,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5年8月1日,新修订的《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个维度,为未成年人织牢“六位一体”全方位保护网,构建起青海省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并明确未成年人保护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学校尽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新修订的《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还针对未成年人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和问题制定全面保护措施,进一步强化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更优环境,织密了未成年人法治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