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绘就儿童友好城市温暖图景

时间:2025-08-27 15:29:5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显示:

今年暑期,青海西宁以“少年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为主题,精心组织220余场关爱服务活动,累计服务儿童及家长4.6万余人次,以多元实践织密儿童服务网络,让“儿童友好”理念浸润城市肌理。

技能学习:实战演练筑防线,安全“童”行记心间。“注意姿势,身体放松,双手向前推!”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孩子们正专注学习水上安全技能。防溺水实战演练、防拐骗情景模拟、交通安全讲座等系列活动走进社区与学校,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练”中掌握实用安全知识。志愿者、教师、社工等多方力量协同参与,让安全教育兼具专业性与持续性,为童年筑起坚实“防护墙”。

法治教育:情景课堂“活”起来,规则意识“童”培养。“现在开庭!”清脆的法槌声中,“小法官”正有模有样主持庭审——这是西宁开展法治启蒙教育的生动一幕。法治夏令营通过角色扮演、实景学习交通规则等体验式教学,将抽象法律知识转化为具体行为准则。孩子们还在劳动实践基地耕作、在生态修复区植树,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培育法治意识和生态理念,让守法的种子在心田悄悄生根。

文化体验:工坊传承“趣”无穷,非遗基因“童”延续。社区活动室内,孩子们或低头剪纸,或绘制团扇,巧手翻飞间,生动图案跃然纸上;另一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正手把手教学,五彩丝线在指尖流转。西宁深度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将非遗体验、民俗手作、读书分享融入暑期活动中,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文化认同与自信悄然生长。

科学启蒙:趣味课堂“妙”无穷,探索火花“童”点燃。“原来贝壳有这么多种类!”“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在“小小科学家”夏令营里,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他们动手操作趣味实验、学习编程基础、拼接海洋生物标本、聆听航天知识讲座。西宁积极联动高校、科技馆等资源,通过社区科普、乡村公益营地等形式,覆盖编程、实验、航天、财商等多类内容。社区“儿童友好驿站”成为快乐课堂,互动式学习让孩子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暖心陪伴:温情守护“暖”童心,成长力量“童”汇聚。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西宁持续深化关爱服务,通过“阳光小屋”心理辅导站提供专业疏导,开通“心灵热线”倾听孩子心声,组织“爱心妈妈”结对开展课业辅导、游戏互动与情感交流。此外,还不间断地进行入户走访、团体活动及爱心礼包派送,既缓解家长看护压力,也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与此同时,专业心理教师与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团体辅导和情绪管理活动,助力儿童树立阳光心态。

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协同参与。今年暑期,西宁统筹政府、学校、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生态:大学生志愿者带来新颖课程,爱心企业捐赠物资,社区工作者精心组织活动……各方携手助力,既托举起孩子们的美好假期,也生动诠释“儿童优先、儿童友好”的深层内涵。西宁正将理念转化为现实,从政策、服务到空间、环境,推动每一份童真被看见、被尊重、被关爱,让“一米高度”的幸福在这座高原之城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