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成功举办,199对吉林新人参加了这场规模盛大的中式婚礼,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为了弘扬婚俗新风,为新人们的幸福护航,近日,万人集体婚礼吉林新人“回娘家”活动温暖启幕。在吉林省妇联的邀请、组织下,新人代表重返“娘家”,分享婚姻故事,共话家风传承,以家庭“小幸福”助力社会“大文明”。
重温幸福瞬间
吉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内,一片欢声笑语。回到“娘家”的新人代表们围桌畅谈集体婚礼后的幸福生活。
身着红色情侣服的向雪怡、谢楠夫妇格外显眼。向雪怡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集体婚礼结束后,他们收到了全国妇联为新人准备的温馨礼物——定格婚礼瞬间的纪念相册。“过年时,我将相册带到家庭聚会上,跟所有的亲人一起分享。听说万人集体婚礼在全国各地同步举办,寓意万千家庭共庆祖国华诞,伟大祖国见证百年之好,亲人们纷纷赞叹机会难得。对我们来说,这场婚礼就是一个礼物,是人生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谢楠说,妇联组织对新人的关心关怀让他至今难忘,“不仅为新人免费化妆、提供纪念婚戒,还为大家送上了承载传统韵味的婚书、象征美好寓意的团扇等惊喜。收到礼物的同时,我们也收到了妇联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共话家风传承
“不仅要见证新人们幸福启航,还要为他们的幸福生活持续护航。”吉林省妇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帮新人走好婚姻第一步,活动邀请吉林省婚恋导师团专家沐嘉禾教授来到现场,开设《新婚第一课》讲座。
“新人们,家务活儿都是谁做?”“遇到了分歧,夫妻俩是如何处理的?”通过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沐嘉禾迅速打开局面,与新人们进行深入互动。在她的引导下,新人们相继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故事。
“从同事到人生伴侣,我们学会了用科研精神经营婚姻。”新人代表赵彧、刘锰的分享引发全场掌声。从事研发工作的二人,将数据思维融入生活,用“每周家庭会议”化解矛盾,用“年度幸福计划”锚定目标。来自一汽解放的小韩、小冯夫妇讲述婚礼后,他们跨代共居的点点滴滴,通过制定“家庭公约”实现了生活习惯的融合。来自一汽党群办公室的陈言和工程师丈夫杨奇则表示:“幸福的秘诀是在抱怨之前先学会倾听。”陈言告诉记者,他们特别注重沟通交流,每当遇到矛盾,都会找时间完整倾诉各自的想法,避免误会发生。
了解新人们的家庭情况后,沐嘉禾为大家送上了包括沟通技巧与冲突管理的“幸福锦囊”。“爱是动词,要落实在每天‘为对方做件小事’的行动中。”沐嘉禾的妙语引发现场共鸣。
体验非遗文化
永生花映团扇舞,指尖春色驻年华。活动当天,新人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象征“永恒爱情”的永生花团扇。
新人凌荣志小心翼翼地为团扇贴上永生花,“平时拿鼠标的手,今天做起手工活儿也别有味道”,妻子杨美艺笑着展示扇面的花样。向雪怡、谢楠夫妇则看着团扇感叹:“从红旗车队接亲到亲手做团扇,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婚育新风的精神内涵,既要有婚礼仪式的文化传承,更要用心经营好每一天的婚姻生活。”
活动尾声,新人们手持妇联为大家准备的惊喜礼盒和团扇合影。春日暖阳中,一个个“小家”的幸福剪影,汇聚成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的温暖底色。
从集体婚礼的“幸福承诺”到回娘家的“幸福续航”,吉林省妇联始终致力于构建全链条的婚恋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倡扬和培育新型婚育文化,通过“最美家庭”“最美家庭种子工程”等品牌项目,在全社会营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良好氛围,以家庭和美促进社会和谐。